最新动态

zxdt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电话
027-87615661

知识价值导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润物春雨

发布时间:2016-11-23  来源: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加大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激励力度
  
  
  广大科研工作者又收到一个“大红包”!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明确分配导向、完善分配机制的7个方面、21条改革部署。“《意见》的出台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在各方面各领域创新驱动扎实开展的今天,为科研创新的成长送来了润物春雨。不只是为科研人员带来利好,全社会都将从中获益匪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表示,《意见》的出台将成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的重要助推力量。
  
  
  与以往的政策措施相比,《意见》为科研人员带来的激励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或将使其获得的收益滚滚而来。《意见》强调,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并举,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加大在专利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岗位分红权等方面的激励力度。“《意见》强调长期激励,是政策制定者更尊重科技创新客观规律的体现。”刘海波指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绩考核方式影响到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出现了违反科研和创新规律的求快、求大的倾向。此次提出着重长期激励,就是要扭转这种倾向,让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工作。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意见》对此予以积极响应,构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结构,确立增加知识价值分配的导向,以期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意见》还根据不同的创新主体、不同的创新领域、不同创新环节的智力劳动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分配政策。例如针对基础研究、软件开发和软科学等对实验设备依赖程度比较低、实验耗材比较少的特点,《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劳务费、间接经费管理方式。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意见》提出要对高校教师开展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手段创新等,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给予倾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配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收益比重,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收益比重,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分配制度的知识价值导向,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合理分享方面的关键作用。极大地激励了科研人员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然而,部分企业对提高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配尚存疑虑,担心对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倾斜可能导致市场销售等企业其他部门的努力被忽视,或是为公司成本带来一定压力。对此,刘海波认为,用人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成果报酬分配上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以通过科学完善的分配制度实现共赢。“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只要一个组织的经营管理制度是以激励科技创新为根本导向的,科研人员的贡献就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其他关联人员就能够理解和支持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取向。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为基础的企业、不肯向科技创新投资的企业,很快就会成为‘浮云’。而政府就是要提倡和传播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让知识价值导向成为社会基础共识。同时,还要为科研人员集中精力从事科技创新创造条件,让社会各方切实体会到科研人员的工作价值。”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在保障科研人员权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的诉求,在政策制定上体现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例如《意见》在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兼职的同时,规定其兼职行为不能侵犯原单位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意见》还结合相关规章条例提出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大大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税收负担。为用人单位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单位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积极性。
  
  
  “创新的根本是人而不是组织。任何一个组织关于创新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企业、科研院所概莫能外,政府也概莫能外。”刘海波指出,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各类用人单位做出了巨大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土壤和环境,这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今天这样成绩的重要基础。“下一步,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都应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用创新的思维和行动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僵化的条条框框,让科研人员有兴趣、有耐心、有期盼地从事科研。”刘海波表示,实现知识价值最优导向,要以尊重人才为出发点,在政策措施、法律法规上下功夫,使尊重人才的环境稳定下来、优化起来。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奔流澎湃。(孙迪|中国知识产权报)

相关推荐